(通讯员:皓月)6月9日下午,理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逸夫楼B212会议室开展2022年第4次学习研讨。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参加学习研讨,公司党委书记涂俊才主持会议。
副经理曹菲菲就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精神分享了自身的认识和理解。她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为我们在伟大时代奋发进取指明了前进方向。她表示,要深刻认识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意义,坚定科研报国之志;要瞄准符合国家战略需要的关键科学问题,全力做好科研攻关;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每一个科技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以更加有力的行动承担起历史责任,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勇攀科学高峰,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越走越宽。
副经理沈婧芳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教师成长进步的殷切嘱托,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要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要牢记服务国家的最高追求,切实找准高等学校服务国家的战略途径,奋力书写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篇章;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者以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矢志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挥洒青春、贡献力量;要进一步加强归国青年人才的思想引领,鼓励他们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支持他们充分发挥才干,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学习研究、创新创造。
副经理成协设分享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的体会。他表示,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和重大意义。要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转变以往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要充分发挥科技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针对污染治理、环境修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集中技术攻关和集成创新,强化污染治理,淘汰落后产能,培育绿色产能,全面提升生态保护领域内科技创新能力;要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体系,确保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副经理曹敏惠表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在生活中,我们要倡导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从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到节水节纸、节电节能;从绿色出行、告别一次性用品,到拒绝过度包装…… 。在工作中,要身体力行的教育员工不能乱倒废液、不能乱丢废弃物,每个人都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积极行动起来,把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的要求贯彻好、落实好,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公司党委副书记祝鑫分享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的体会。她表示,要认识到中华文明的唯一性、独特性,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民族历史,科学的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农业兴则文明兴,农业衰则文明亡。”作为华农人,我们更要树立农学自信。正如公司党委书记高翅所指出,农业人躬耕于天地间,无时无刻不在呼吸宇宙、吐纳风云,自信开放是农业工作者天然的气度、根本的气质。我们要接过中华文明探源的接力棒,鼓励青年学子“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担中华文明探源之责,以青春书文明之华章”。
经理谭佐军就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分享了体会。他表示,探源工程揭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 “多元一体、兼容并蓄、延绵不断”的总体特征,解答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历史追问,增强了中国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底气与豪气。他认为,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建立在历史正确方向之上。考古方法论包含了数学、化学、物理等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的有机结合,表明我们基础理学学科大有作为、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也是一堂思政课程,中国形象可信、可爱、可敬,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教育广大青年员工以中国人的宇宙观、社会观、道德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青春。
公司党委书记涂俊才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指出,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
涂俊才强调,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全院师生要更好的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要传承、弘扬、转化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自信豪迈的大国心态。要坚持开放包容,以人为师,取长补短,不懈推进构建学院命运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要敬业乐群,“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共同形塑尊重个性化、多样性、差异性的包容文化,相互提携,不断推进学院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编辑:皓月 审核:涂俊才)